《泊》的誕生來自柏濤集體的智慧,是集體欲望驅使的成果。
在過去的近二十年中,柏濤公司伴隨著中國的人居住區的發展,是名副其實的實踐者和見證者,卻一直未曾更多發聲。 "如何在這紛繁的大時代洪流中,尋找出柏濤發展的脈絡和經驗,也成為一個公司持久的心結。"于是, 為追尋柏濤過去十六年的集體回憶,也為記錄柏濤下一個階段的堅持與努力,《泊》季刊姍姍到來, 和風細雨,水到渠成。
由視野,對話,作品,人文及活動五大版塊所構成的季刊,可謂豐盈飽滿,千姿百態。而藏于五大版塊背后的企圖也暗示著若干的征兆:一是"字"——標識著文字記錄可以常態化,也是文字自身的堅持和努力;二是"圖"—— 本體設計欲望的直述和表達。這是建筑師最擅長的;三是"非權威"——建筑后理論時代的實踐和臆想。終究我們所遇到的,只有靠自身的理解來表述;四是"即時"——后十五年時間縱軸的全方位記憶搭建,也是給未來一個交代。